1. 世界之最首页 > 行业百科 >

充电桩项目你被割韭菜了吗?

商业密码 8月24日消息,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化,市场保有率越来越高,大众对充电桩的需求日益增加。这使得众多企业开始涌入充电桩市场的赛道。尽管随着企业的加速布局,充电桩的布点越来越多,但是现实中也存在着利用率不高的问题。

公开数据显示,我国充电桩利用率平均只有4%左右,在众多无法使用的充电桩中,公共交流充电桩即慢充桩占了绝大部分。因为慢充桩的成本较低,单桩安装成本在2000元以下,所以在早期很多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建设慢充桩。

眼下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大幅提高,用慢充桩大都在8-10小时才能充满电,这种效率更适合能够直接在自有车位充电的车主。公共的慢充桩则很难满足车主们的需要,大部分车主都是白天用车,这就导致慢充桩晚上的利用率相对较高,可是一晚上一个慢充桩最多充两辆车,很多桩也因此废弃。

另外,充电桩是一个需要时间换收益的项目,一个直流桩投入一般在4-10万一台,主要看电流和电容,因为还要设立很多保护装置因为防止充电事故,要设立很多可能的保护装置。总体投入一个充电站的硬件投入超过百万元,收益最少需要2年左右才能回本。

目前,国内现有各类公共充电桩数量达95万台,在过去一年中(2020年8月-2021年7月)平均每月新增约3.2万台。在利用率方面,全国25座大型城市中有22座城市,单个公用充电桩的平均时间利用率不足10%,在济南、深圳、上海等城市,单个充电桩平均只有约3%的时间被利用。

多家充电桩运营商在今年宣布完成规模数亿元的新一轮融资,且还有许多新企业等待入局。但随着更多的企业入局,充电桩的需求跟数量形成不平衡,造成供大于求。另外,很多企业看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发展,以占位的思路涌入市场,继续跑马圈地的抢占市场,但其目前的收益问题却不再其考虑范围内。使得大多充电桩企业建站后,发现运营起来收益过低,为了应对开始了低价倾销策略,弥补资金缺口,并通过该方式挤压竞争对手生命空间。

财经分析师郑春晖认为,充电桩市场如果资本实力不能坚持5年以上的企业或者个人不建议进入该行业。目前这个市场的竞争十分白热化,大多数企业希望通过价格战的形式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。充电桩市场已经不再适合中小投资者进入,因为大多数人在未来将成为炮灰。

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,不代表我们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xlgtx.com/hangyebk/202110/25522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